综艺黄金时代的衰落:从辉煌到没落
近年来,曾经创造无数爆款综艺的湖南卫视和浙江卫视纷纷遭遇滑铁卢。从《快乐大本营》的停播到《王牌对王牌》的口碑下滑,综艺节目似乎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。
曾经的大红大紫,如今的槽点满满。综艺时代的衰落,到底该怨谁?
《你好,星期六》:何炅也救不了的槽点综艺
2022年接档《快乐大本营》的《你好,星期六》从第一期开始就饱受诟病。节目存在三大致命槽点:
1. 主持人抢话成风:除了何炅,其他主持人和嘉宾都在抢话,场面混乱不堪。
2. 内容大杂烩:节目东拼西凑,模仿多个综艺板块,缺乏核心创意。
3. 蹭热点无底线:在香港疫情严重时期,节目却安排TVB艺人专场,引发争议。
《王牌对王牌》:广告与提词器的对决
第七季《王牌对王牌》同样问题重重:
1. 人设疲劳:固定嘉宾的表现越来越敷衍,华晨宇因个人问题招致观众反感。
2. 广告泛滥:一个半小时的节目竟有十余次广告植入,严重影响观看体验。
3. 抄袭嫌疑:李小冉的表演服装和舞台设计涉嫌抄袭《只此青绿》。
综艺衰落的深层原因
中国综艺的衰落并非偶然:
1. 创新乏力:长期依赖购买国外版权,缺乏原创精神。
2. 娱乐至死:过度追求流量和娱乐效果,忽视内容质量。
3. 主持人危机:何炅等资深主持人独木难支,新人业务能力不足。
“买光了欧美综艺,抄光了韩国综艺。”他们走到今天,除了自己,又能怪得了谁呢?
如今,十多年的”买版权”之路已经走到了尽头。此时此刻,我们是不是可以开始尝试着创新,创作了呢?